學生用手機掃描條碼,發現經常喝的“綠豆沙冰”條碼已被注銷 本報記者 湯繼穎 攝
本報訊(記者張莉)大三學生小王特別喜歡買學校小賣部里涼甜可口的綠豆沙冰。可當他用手機軟件“我查查”掃描了包裝上的條碼,卻發現這個條碼去年已被注銷。小王說,他不知道這樣的食品是否還可以食用。
綠豆沙冰不少學生愛喝 一掃描卻傻了眼
西安理工大學的大三學生小王說,天氣越來越熱,學校小賣部里一種盒裝的綠豆沙冰賣得特別好,2.5元一盒,很多學生都愛喝,有的一天要喝兩三盒。
上周,他給手機里下載了一個條碼掃描器軟件,一時心熱,就用手機對很多種商品的條碼進行了掃描,顯示結果都符合實際。可當他用手機掃描了綠豆沙冰的條碼后卻傻了眼,結果顯示:廠家為“西安市雁塔區福康食品廠”,與外包裝標注一致,但“注意”中提示:經查,該廠商識別代碼已于2011年11月21日注銷,請關注產品生產日期。
小王說,他為此擔心這種綠豆沙冰是黑作坊生產的,趕緊把這一信息告訴了舍友。
15日上午,記者在西安理工大學老校區的一個小賣部,找到了王同學所說的綠豆沙冰。小賣部門口擺放的一個冰柜,里面全是這種綠豆沙冰。記者用手機軟件掃描了一下,確實顯示條碼已被注銷。小賣部女老板說,夏天綠豆沙冰賣得不錯,不過也就賣這一個月,下個月學校就放假了。該廠家去年好像停產過一段時間,說是有手續沒辦下來,但最近又說辦下來了,不過還沒有把相關復印件給她送過來。
使用已注銷條碼屬違規責令整改 并予以行政處罰
根據綠豆沙冰包裝上顯示的條碼,記者聯系到西安市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。經工作人員查證,該條碼是2007年7月注冊的,按規定商品條碼應兩年續展一次,該條碼2009年7月到期,因一直沒按規定續展,2011年11月21日被國家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強制注銷。
這名工作人員介紹,商品條碼就是商品的身份證,沒有條碼的商品是不能進入超市銷售的。條形碼一般有13位數字,前8位是企業信息,后5位是產品信息,其中最后一位數是驗證碼。被注銷的條形碼如果仍在使用,屬于違規。另外,這種綠豆沙冰的包裝上雖然印有QS(質量安全的縮寫,獲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)標志,卻沒有生產許可證號。15日下午,根據外包裝上標明的地址,記者并未找到“西安市雁塔區福康食品廠”。通過包裝上印的聯系人手機號碼,對方表示如果訂貨他們可以送貨上門。昨日上午,西安市質監局雁塔分局食品科科長韓濤說,該食品廠原來叫“西安市雁塔區福緣食品廠”,后來更名,生產范圍是烘烤、油炸類糕點和綠豆沙冰。去年8月重新申證,是獲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。
根據舉報,韓濤和執法人員對該廠進行了檢查。經查,該廠生產的綠豆沙冰有相關質檢報告,對于該食品廠使用過去的包裝,未按規定印制QS證號、使用已被注銷的條碼,執法人員已責令其整改,并將對其進行行政處罰。
|